◎ 閑
閑
〈名〉
(1) (會意。從門中有木。本義:柵欄)
(2) 同本義 [railings]
閑,闌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人閑有家。——《易·家》。注;“闌也。”
日閑輿衛。——《易·大畜》。注:“閡也。”
舍則守王閑。——《周禮·虎賁氏》。鄭玄注:“閑,梐枑。” 賈公彥疏:“閑與梐枑皆禁衛之物。”
(3) 馬廄,關養馬的地方 [stable]
天子十有二閑,馬六種。——《周禮·夏官》
龍與閑駒。——《漢書·百官表》
(4) 又如:閑廄(古代皇家養牲口的地方);閑駒(養馬之所)
(5) 倫理道德的規范、界限 [norm]
掌十有二閑之政教。——《周禮·痩人》
大德不逾閑,小德出入可也。——《論語·子張》
(6) 阻隔 [bounds]
親非其膚,…中心閑也。——《太玄經》
(7) 又如:閑間(間隔)
◎ 閑
閑
〈動〉
(1) 限制,約束 [restrict]
雖收放心,閑之維艱。——《書·畢命》
閑之以義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六年》
(2) 又如:閑檢(約束檢點);閑節(限制;約束)
(3) 熟悉、熟練。通“嫻” [be familiar;be skillful]
閑于兵甲,習于戰攻。——《戰國策·燕策二》
兵入則振旅,以閑習之,因于彼狩,存不忘亡,安不忘危。——《春秋繁露·五行逆順》
謝安石有廟堂之量,不閑將略。——《肥水之戰》
(4) 又如:閑習(熟習);閑曉(熟悉);閑博(熟習博通)
(5) 防止 [guard against;hinder;check]
建極閑邪。(建立準則,防止邪說。)——劉禹錫《天論》
◎ 閑
閑、閒
〈形〉
(1) 閑暇 [idle;unoccupied]
止于坐隅兮,貌甚閑暇。——賈誼《鵬鳥賦》
閑來垂釣。——唐· 李白《行路難》
閑驅涇水。—— 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人閑桂花落(“閑”通“閒”)。——唐· 王維《鳥鳴澗》
田家少閑月,五月人倍忙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觀刈麥》
(2) 又如:閑男女(糊涂蟲,蠢傢伙);閑踢蹬(閑游逛);閑戲(閑嬉。游戲,玩耍);閑遙遙(閑邀邀,閑搖搖。悠閑自在或閑散無聊)
(3) 空著,沒使用 [vacant;not in use]
又多閑田。——清· 龔自珍《病梅館記》
野無閑田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(4) 又如:閑田閑地;閑屋(無人居住的房屋);閑壤(閑置的土地);閑園(荒園)
(5) 悠閑 [leisurely and carefree]
閑抱琵琶尋舊曲,遠山眉黛綠。——前蜀· 韋莊《謁金門》
(6) 又如:閑晏(悠閑安逸);閑素(悠閑純樸);閑肆(悠閑自然);閑蹓(閑逛。散步)
(7) 與正事無關的 [have no truck with one’s proper business]。如:閑是閑非(無關緊要的是是非非);閑冤家(與自己利害無關反同人結仇的人);閑賬(與己無關的事)
(8) 空虛 [hollow]
向來的幻境安在,回首總成閑。——劉克莊《水調歌頭·和西外判宗湖樓韻之三》
(9) 又如:閑宵(寂寞無聊的夜晚)
(10) 安靜 [quiet]
質真而素樸,閑靜而不躁。——《淮南子·本經》
閑亭獨坐。——清· 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
(11) 又如:閑裕(安靜從容);閑曠(安靜空曠);閑邃(閑靜深遠);閑默(安靜沉默)
(12) 嫻雅。通“嫻” [refined]
妖冶閑都。——《漢書·司馬相如傳上》
美女妖且閑,採桑歧路間。——曹植《美女篇》
(13) 又如:閑整(閑雅整潔);閑媚(嫻雅柔美;閑雅嫵媚)
(14) 大 [large]
閑顯軒敞,云屋晧旰。——《文選·曹植·七啟》
(15) 空闊;寬大 [empty]
像設居室,靜閑安些。——《楚辭》
煙水閑,乾坤大,四面云無遮礙。——元· 張養浩《普天樂》
(16) 又如:閑燥(寬敞);閑敞(廣闊空曠)
◎ 閑
閑、閒
〈名〉
(1) 空閑的時間 [leisure]
時人不識余心樂,將謂偷閑學少年。——程顥《春日偶成》
(2) 閑職 [job with little work]
投閑置散了,乃分之宜。——韓愈《進學解》
(3) “閒”另見
“間”; “間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