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諠
〈形〉
(1) 喧鬧 [noisy]
諠議朝廷,不避尊賤。——《南齊書·劉祥傳》
于是更置謹(jǐn)直者數(shù)百人,以防諠斗于街術(shù)。——《魏書·刑罰考》
(2) 又如:諠雜(喧嘩嘈雜);諠嘩(聲大而嘈雜);諠議(大聲而嘈雜地議論)
◎ 諠
〈動(dòng)〉
(1) 通“諼”。忘記 [forget]
諠,忘也,通作諼。——《集韻》
有斐君子,終不可諠兮。——《禮記·大學(xué)》引《詩(shī)》
猶諠已而遺形。——班固《幽通賦》
(2) 又如:諠草(忘憂草);諠己(忘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