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苛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本義:小草)
(2) 同本義 [little grass]
苛,小草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(3) 疥瘡 [scabies]
疾痛苛癢。——《禮記·內則》
(4) 又如:苛癢(疥瘡癢)
(5) 病。通“疴” [illness]
其形安而不移,能守一而棄萬苛。——《管子·內業》
身無苛殃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審時》。注:“病也。”
(6) 又如:苛殃(疾病和災患);苛疾(疾病)
◎ 苛
〈形〉
(1) 繁雜,煩瑣 [miscellaneous]
好苛禮。——《史記·酈生陸賈傳》
內無苛慝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》。注:“煩也。”
去煩蠲苛。——王褒《四子講德論》
(2) 又如:苛禮(苛刻微細的禮節);苛難(以瑣事詰難);苛斂(煩重地征收賦稅);苛小(煩瑣細小。亦指繁雜細微之事)
(3) 狠虐、刻薄(側重于殘暴狠毒) [onerous;harsh]
弭其百苛。——《國語·楚語》。注:“虐也。”
關市苛難之。——《韓非子·內儲說上》
父老苦秦苛法久矣。——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
苛政猛于虎也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
(4) 又如:苛虐(苛刻虐待);苛法(煩瑣嚴厲的法令);苛吏(酷吏);苛求(過嚴過分地要求);苛征(橫征暴斂)
(5) 沉重,劇烈 [heavy;violent]。如:苛役(繁重的勞役);苛罰(重罰)
◎ 苛
〈動〉
(1) 使…苛刻 [be hard upon;be onerous]
苛關市之征以難其事。——《荀子·富國》
(2) 煩擾,騷擾 [disturb;trouble]
朝夕苛我邊鄙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一》
(3) 通“訶”。譴責,責問 [blame;accuse;censure]
大司空士夜過奉常亭,亭長苛之。——《漢書·王莽傳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