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祖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示,且(
)。從“示”與祭祀、宗廟有關。本義:祖廟)(2) 同本義 [ancestral temple of a ruling house]
祖,始廟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段注:“始兼二義,新廟為始,遠廟亦為始。”
左祖右社。——《周禮·考工記·匠人》
受終于文祖。——《書·舜典》孔傳:“文祖者, 堯文德之祖廟。”
啟乃下, 武王善之,封之于 宋,立其祖。——《荀子·成相》
(3) 又如:祖禰(祖禰廟。祖廟與父廟)
(4) 祖父 [grandfather]
吾祖死于是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
與吾祖居者。
吾祖太常公。—— 明· 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
(5) 祖宗 ;祖先;自祖父以上各輩尊長 [ancestor]
祖考來格。——《書·益稷》
故先祖基之,子孫成之。——《鹽鐵論·結和》
無念爾祖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文王》
(6) 又如:祖積(祖宗遺傳下來);祖貫(祖輩居住之處;祖籍);祖隴(祖傳的土地);祖烈(祖宗的功業);祖家(同一祖先的家族);祖訓(祖先的遺訓;祖父的訓戒)
(7) 祖師。指言行、功業為后世所宗仰者 [the founder;the founder of a school of learning ,a craft,etc.]
第一祖摩訶迦葉。——《景德傳燈錄》
(8) 又如:祖心,祖意(祖師的心意);祖印(祖師法印);祖位(祖師);祖系(祖師世系)
(9) 帝王的廟號 [posthumous title of an emperor] 。從漢代開始,凡創業的國君死,其廟號稱為“祖”。如漢稱劉邦為漢高祖,唐稱李淵為唐高祖
蓋聞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。——《史記·孝文帝本紀》
(10) 初,開始。亦指事物的本源 [beginning]
浮游乎萬物之祖。——《莊子·山木》
(11) 又如:祖始(本源;起源);祖源(水流的源頭);祖帖(最早的法帖);祖本(書籍、碑帖最先的刻本或拓本)
(12) 根本;根據。亦指嫁接時作根株用的花木 [base]。如:祖花(嫁接時作根株用的花木)
(13) 姓
◎ 祖
〈動〉
(1) 效法;承襲 [follow]
皆祖屈原。——《史記·屈原賈生列傳》
(2) 又如:祖式(效法;仿效);祖用(仿效使用);祖法(效法);祖效(仿效;效法);祖尚(效法);祖襲(效法,因襲)
(3) 崇尚 [uphold;advocate]。如:祖尚(崇尚效法)
(4) 熟悉 [be practised in]
祖識地德。——《國語·魯語》
(5) 又如:祖識(熟習知悉)
(6) 出行時祭祀路神。引申為餞行 [sacrifice to the Spirit of the Roads before starting on a journey;give a farewell dinner]
至易水之上,既祖,取道。——《戰國策·燕策》
(7) 又如:祖道,祖韨(古人出行時祭祀路神);祖別(祖餞送別);祖行(餞別將病逝者;餞行)
(8) 死者將葬時之祭。泛指為死者作祭 [sacrifice]。如:祖日(為死者設祭尊之日);祖泣(祭奠哭泣);祖暢(古代喪葬,于出殯前設奠所用的郁暢酒);祖臘(祖為古代祭祀五帝五神于明棠,以祖宗配食的祭名;臘是年終祭祀祖先的大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