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狐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犬,瓜聲。本義:狐貍)
(2) 同本義 [fox]
朕狐疑?!稘h書·文帝紀》。注:“狐性多疑,每渡冰河,且聽且渡,故言疑者稱狐疑。”
小狐汔濟。——《易·未濟》
狐鳴呼曰?!妒酚洝り惿媸兰摇?/p>
狐裘不暖錦衾薄。——唐· 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
狐憑鼠伏?!稄V東軍務記》
(3) 又如:狐丘(狐穴居之小山);狐白(狐腋下的白毛);狐兔(狐和兔);狐仙(傳說狐貍能修煉成仙,化為人形,與人來往)
(4) 喻壞人,小人 [bad person]。如:狐唱梟和(喻壞人互相呼應);狐狼(喻奸詐兇惡);狐鼠(喻小人;壞人);狐鳴梟噪(喻小人囂張);狐禪(異端邪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