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欿
〈形〉
(1) (形聲。從欠,舀聲。本義:欲,求取)
(2) 假借為“歉”。謙虛,不自滿 [be not contented]
如其自視欿然,則過人遠矣。——《孟子·盡心上》
(3) 又如:欿憾(自覺有缺失而感到遺憾);欿視(對自己不滿意,認為不足);欿欿(不自滿貌)
(4) 憂愁的的樣子 [sad]
欿愁悴而委惰兮,老冉冉而逮之。——《楚辭·哀時命》
(5) 又如:欿切(愁苦,痛切)
◎ 欿
〈名〉
通“坎”。坑,地面低陷的地方 [pit;hole]
至則欿用牲,加書,征之。——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六年》
附之以韓魏之家,如其自視欿然,則過人遠矣。——《孟子·盡心上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