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戴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本義:增益)
(2) 同本義 [gain]
分物得增益曰戴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。”
(3) 古國名。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權(quán)縣東 [Dai State]
宋人、 蔡人、 衛(wèi)人伐 戴。——《春秋》
◎ 戴
〈動〉
(1) 加在頭、頸、面、肩上、胸上 [wear;put on]
戴,覆也。——《爾雅》
日抱戴。——《孝經(jīng)·援神契》。注:“在上曰戴。”
戴勝降于桑。——《禮記·月令》
垂發(fā)戴白。——《后漢書·鄧禹傳》。注:“戴白,父母也。”
頒白者(老人)不負(fù)戴于道路矣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無戴其蒼,地履其黃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飲冰室合集》
戴朱纓寶飾之帽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聞喜宴獨(dú)不戴花。——宋· 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
(2) 又如:戴笠(戴斗笠);戴頭識臉(有身分,有面子;很有派頭);戴巾的(指士大夫階級);戴假發(fā);戴耳環(huán);戴金戒指;戴盆(將盆覆戴在頭上);披星戴月(頂著星星和月亮);戴白(滿頭都是斑白的發(fā)絲。形容人老);她洗了手套,發(fā)現(xiàn)它們戴不上了
(3) 擁護(hù),從各方面給予支持 [support]
庶民不忍,欣戴武王。——《國語·周語上》
(4) 又如:愛戴;戴情(感激他人的誠意);戴仰(擁戴仰望);擁戴(擁護(hù)推戴)
(5) 敬奉,尊奉 [respect]。如:戴日(敬奉太陽);戴德(感戴恩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