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徑
徑
〈動〉
(1) 經過,行經 [pass]
徑,過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夜徑澤中。——《漢書·高帝紀》。按,行也。
(2) 又如:徑歷(經過);徑復(往返,迂回曲折)
◎ 徑
徑
〈名〉
(1) 南北為徑 [northsouthern]。如:徑輪(南北之間的長度)
(2) 另見
◎ 徑
徑、逕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彳(
),表示與道路有關,巠聲。本義:步行小路)(2) 同本義 [footpath;path]
徑,步道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徑,小道也。——《字林》
艮為徑路。——《易·說卦》
審端徑術。——《禮記·月令》
送喪不由徑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》
行不由徑。——《論語》
夫逃虛空者,藜藿柱乎鼪鼬之徑。——《莊子·徐無鬼》
夫惟捷徑以窘步。——《離騷》
三徑就荒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
野徑云俱黑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春夜喜雨》
(3) 又如:徑術(徑路與溝洫);徑路(小路);徑逾(本意是逾越堤渠而走。引申為不走正道);徑行(小路與大道);徑界(小路);徑畛(田間道路)
(4) 泛指道路 [road]
塞徯徑。——《禮記·月令》。注:“徯徑,禽獸之道也。”
皋蘭被徑兮路斯漸。——《楚辭·招魂》
(5) 又如:徑要(必經之要道;要領,精義)
(6) 途徑;門路 [means;way]。如:徑路(比喻處世行事的途徑);徑途(途徑;門徑)
(7) 直徑 [diameter]
員徑八尺。——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
徑寸之木。——明· 魏學洢《核舟記》
(8) 又如:徑中(指中徑,內經);徑寸(圓的直徑為一寸);徑輪(南北的長度,直徑);徑寸心(寸心。心在胸中占徑寸之地,故稱)
(9) 在賽跑道上進行的運動(如賽跑或跨欄的比賽項目) [track]。如:徑賽
◎ 徑
徑
〈副〉
(1) 徑直;直接 [directly; straightway]
肅徑迎之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一狼徑去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狼三則》
徑造袁所。—— 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
徑造廬。(一直上門來。徑,一直,徑直。造,到,往。)——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
(2) 又如:徑捷(直接,便當);徑啟(直接了當地陳述、啟稟);徑取(直接出兵奪取);徑行(直行,任性而行)
(3) 特地,特意 [specially]
徑差潘美…前來聘請赴京授職。—— 羅貫中《風云會》
(4) 通“竟”。即,就 [then]
不過一斗,徑醉矣。——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
◎ 徑
徑
〈動〉
(1) 取道 [via;by way of]
夜徑澤中。——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
(2) 經過 [pass through]
昔趙衰以壺飱從,徑,餒而弗食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二十五年》
河水南徑北屈縣故城西。—— 酈道元《水經注》
(3) 另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