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弛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從弓,也聲。本義:放松弓弦)
(2) 同本義:[unstring]
弛,弓解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弛弓尚角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》
一張一弛。——《禮記·雜記》
乃弛弓而自后縛之。——《左傳·襄公十八年》
弧弓弛而不張。——《楚辭·謬諫》
(3) 又如:弛張(一松一緊。弛,放松弓弦;張,拉緊弓弦)
(4) 松弛,放松 [relax;loosen]
弛,緩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四日弛力。——《周禮·大司徒》。注:“息徭役也。”
病熱而筋弛。——《素問·刺要論》
(5) 又如:弛易(松慢;變換);弛縱(放縱);弛玩(松懈玩忽)
(6) 解除 [lift]
令弛縣。——《周禮·大司樂》。注:“釋下之。”
弛周室之憂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三十二年》。注:“猶解也。”
(7) 又如:弛解(解除警衛);弛防(解除防備)
(8) 毀壞;廢棄 [destroy;discard;abandon]
庶民弛政。——《禮記·樂記》。注:“去紂時苛政也。”
弛侯。——《谷梁傳·襄公二十四年》。注:“廢也。”
文公欲弛 孟子之宅。——《國語·魯語》
(9) 又如:弛力(舍棄力役的事情);弛政(除去苛政)
(10) 釋放 [discharge]。如:弛獄(釋放獄囚)
(11) 放下 [lay down]
弛于負擔。——《左傳·莊公二十二年》。注:“去離也。”
屠乃奔倚其下,弛擔持刀。——《聊齋志異·狼三則》
(12) 又如:弛仗(放下兵器);弛兵(放下武器);弛擔(放下擔子;推卸責任);弛卸(推卸)
(13) 延緩 [delay]。如:弛期(延緩時日);弛沓(拖沓)
◎ 弛
〈形〉
(1) 懈怠,松懈 [slack and lazy]
識者固知元政紊弛而變興自下之漸矣。——明· 高啟《書博雞者事》
(2) 又如:弛絕(松懈斷絕);弛惰(松懈怠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