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刮
〈動〉
(1) (形聲。小篆作字形,從刀。本義:削,用刃平削物體,或把物體表面的某些東西去掉)
(2) 同本義 [scrape]
刮,掊杷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刮,減也。——《廣雅》
刮楹達鄉。——《禮記·明堂位》。注:“刮,刮摩也。”
刮摩之工。——《考工記》
采椽不刮,茅茨不剪。——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
醫曰:“矢鏃有毒,毒入骨,當破臂作創,刮骨去毒,然后此患乃除耳。——《三國志·關羽傳》
(3) 又如:刮毒(刻毒,狠毒);刮子(耳光);刮刷(刮除干凈);刮垢磨光;刮楹(刮削摩擦過的柱子);刮鍋子;刮磨(磨練);刮摩(琢磨器物,使之光平);刮火柴;以瓦片刮疥
(4) 掃拂;刷抹 [wipe out]
爬羅剔抉,刮垢磨光。——唐· 韓愈《進學解》
(5) 又如:刮土兒(刮掃土地。掃除無余);刮除(掃除);刮揸(刮掃清除)刮目(拭目;用新眼光看)
(6) 搜刮 [plunder;extort]。如:刮削(搜刮,剝削);從人民身上刮來的財富
(7) 牽扯 [involve; implicate; drag in]。如:刮擦(牽連);刮拉(方言。牽扯)
(8) 被鉤住 [catch]。如:這只長襪在釘子上刮破了
(9) 男女間挑逗、勾搭 [seduce]。如:刮上(勾搭上);刮涎(勾引;挑逗);刮剌(勾搭)
(10) 吵嚷,喧鬧 [make a racket; clamor]。如:刮躁(喧鬧,吵鬧);刮言(閑聊)
(11) 象聲詞。如:刮喇(形容斷裂聲);刮刮雜雜(刮刮匝匝,刮刮拶拶。形容枯柴著火時的聲音);刮剌剌(刮喇喇。暴響聲)
◎ 刮
(1) 颳
[風]吹 [blow]
凍埋蛟龍南浦縮,寒刮肌膚北風利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前苦寒行》
(2) 又如:刮風(吹風);刮水(風吹動水面);刮地(大風掠地);刮面(吹面,撲面);刮野掃地(大風吹掃野地)